在剛剛過去的國際比賽日中,李可(原名延納里斯)登場出賽,成為了國足歷史上第一位歸化球員。隨著“歸化”這一話題的不斷升溫,中國球迷也逐漸掀起了考證熱潮,甚至連利物浦的核心中衛范迪克,都被發現出擁有中國血統。 在本土球員進步緩慢的背景下,中國足球將選材面擴展到海外可以理解,F在的李可,未來的布朗寧、蕭等球員如果能加入國足,也能帶來立竿見影的提升。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,中國足球尋求“外援”其實也無可厚非,因為很多足球強國也因為歷史、文化上的原因,有常年“穩定供貨”的海外“人才基地”。 【葡萄牙——佛得角】 佛得角是一個位于非洲西岸的大西洋島國,一共由10個火山島組成。1456年被葡萄牙殖民者發現之前,佛得角一直是一個沒有人居住的群島。但是從16世紀開始,佛得角逐漸興盛起來。由于當時蘇伊士運河還沒有開通,歐洲船只想要去往非洲與亞洲的話,必須要從佛得角一帶繞行,讓這里成為了重要的物資轉運中心。 (位于非洲西岸的佛得角整好處于“三角貿易”的航路上) 特別是在大西洋奴隸貿易興起之后,佛得角成為了最大的黑奴轉運站與交易場所之一,來自非洲的黑奴通常都在此進行“教育”,再被出售到歐洲各國。在葡萄牙崛起的過程中,佛得角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,但也因此從無人小島被逐漸建設成了重要的海港。此外,為了維持當地人口規模,葡萄牙殖民者還鼓勵中下層白人與當地黑人通婚,產生了佛得角特有的民族——克里奧爾人(葡語中意為“融合”)。 由于殖民歷史的緣故,佛得角雖然獨立了很久,但依舊在眾多方面受到葡萄牙的影響,足球也不例外,很多佛得角球員都會選擇效力葡萄牙聯賽,甚至加入葡萄牙國家隊。有佛得角血統的葡萄牙球星中,最有代表性的是曾經的“C羅接班人”納尼,他出生在佛得角的普來亞,但最終選擇為葡萄牙效力。如今葡萄牙的新生代球員中,熱爾松-馬丁斯、桑謝斯、卡瓦萊羅等,也是佛得角后裔。 【荷蘭——蘇里南】 蘇里南是一個南美洲東北部的小國,1593年被西班牙征服,就此淪為殖民地。由于與非洲與歐洲隔大西洋而相望,蘇里南也是奴隸貿易中的重要一站。早年是印第安奴隸的輸出口岸,后來歐洲殖民者則通過蘇里南“進口”黑奴。之后的幾百年間,蘇里南的主權在列強之間幾經易手,1816年之后,最終落到了荷蘭人手中。 (蘇里南位于大西洋之畔) 1975年,蘇里南成功從荷蘭獨立。但獨立之后的蘇里南并沒有走上富強穩定的道路,而是在頻繁的政變與動亂中風雨飄搖。因此很多蘇里南人選擇拖家帶口前往曾經的宗主國——荷蘭,很多蘇里南人因此融入了荷蘭。當年AC米蘭威震歐洲的“荷蘭三劍客”中,古利特和里杰卡爾德兩人都有蘇里南血統。 這個美洲小國與中國也有很深的淵源,早年為了發展種植園經濟及攫取礦產資源,殖民者大量引進黑人奴隸進行勞作。19世紀正式廢除奴隸制之后,殖民當局開始從亞洲引進大量勞工,包括印尼人、印度人與華人。后來在20世紀的50年代、60年代與90年代,又出現了3次大規模的華人移民潮。2007年的統計顯示,蘇里南有超過7萬名華裔。 不少蘇里南球員也都有華裔血統,荷蘭1988年歐洲杯冠軍隊的中場隊員阿隆-溫特的祖父,就是一位叫張俊強的中國人。1996年隨荷蘭隊來華進行友誼賽時,溫特在采訪中還表示“我是中國人”。此外,烏德勒支名宿Shew-Atjon、目前效力于日職乙聯賽的荷蘭后衛榮阿平(Calvin Jong-a-Pin)等也都是中國移民的后代。 (圖右為阿隆-溫特) 【英格蘭——牙買加】 位于加勒比海的島國牙買加曾經被英國所統治,如今也是英聯邦的成員,奉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為名義上的國家元首,官方語言也是英語。由于文化與政治上的相通,不少牙買加人將英國作為海外工作的首選之地,并在此扎根、娶妻生子。不少效力英超的黑人球員或者混血球員,都是牙買加移民的后裔。 受益于氣候、飲食與遺傳的多重影響,牙買加素有“短跑王國”的稱號,博爾特、鮑威爾、瑪琳-奧蒂等都是叱咤風云的短跑名將。幾乎每屆奧運會上,牙買加選手都是短跑項目金牌的有力競爭者。如今牙買加國家隊的頭號球星、效力于德甲勒沃庫森的邊鋒利昂-貝利同樣是“實況足球”游戲里著名的速度型妖人。 在英超賽場上,許多以速度著稱的球員也都有牙買加血統,曾經的熱刺兩大沖鋒邊衛——丹尼-羅斯與凱爾-沃克就都是出生在英格蘭的牙買加后裔;“大英帝星”斯特林則在5歲時隨母親一起從牙買加移民來到英國。其他位置上也能看到牙買加后裔的身影,包括曼聯中衛斯莫林與隊友阿什利-揚、切爾西青訓出品的洛夫圖斯-奇克等。 【法國——西非】 作為老牌殖民帝國之一,法國也曾經在非洲與亞洲擁有過廣袤的殖民地,全盛時期的法蘭西帝國一度擁有非洲總面積的36%。法國在非洲的殖民地主要集中在地中海對岸的西非地區,塞內加爾、馬里、幾內亞、科特迪瓦等西非國家都曾經淪為法國殖民地。時至今日,法國對這些西非國家也有深厚的政治影響力。 (全盛時期的法蘭西殖民帝國) 二戰時期法國本土全面淪陷,迫使戴高樂的“自由法國”政權依賴非洲殖民地補充兵源。二戰后期,“自由法國”部隊中的黑人士兵超過6成。二戰之后,滿目瘡痍、人口銳減的法國急需大量勞動力,地中海對岸的非洲國家又成為了重要的勞工來源。特殊的歷史背景讓法國與非洲各國有了緊密的文化聯系,相比于其他歐洲國家,法國社會對有色人種的態度也更加寬容。 法國與非洲之間的聯系,也體現在了足球上。過去的維埃拉、馬克萊萊,如今陣中的勒馬爾等都是出生在非洲的法國國腳,坎特、博格巴等核心球員也有都有西非國家國籍。法甲報名規則中,非洲球員視同歐盟球員,沒有名額限制,這無疑為很多非洲球員打開了方便之門,馬內,德羅巴等球員登陸歐洲的第一站都是法甲聯賽。 【比利時——剛果】 雖然比利時的國土面積不大,但也曾經是重要的殖民國家之一。當時的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是一位政治強人,在國內推行工業化的同時,也動起了向國外擴張的野心。在他的資助下,英裔美籍探險家亨利·斯坦利前往非洲大陸,并為利奧波德二世開辟了一塊完全屬于他私人的殖民地——“剛果自由邦”,后來這塊殖民地歸屬于比利時,稱為“比屬剛果”。 (比屬剛果的地圖) 1960年之后,剛果從比利時控制下獨立。但獨立之后的剛果動蕩不堪,一度分裂成4個政權各自為政,迫使大量剛果人背井離鄉,其中很多人就選擇逃往比利時。特別是在1984年、1991年與2000年三個年度,比利時政府都曾經修改過移民法案,每一次都帶來了大規模的移民潮。如今的比利時人中,有25%是新移民及其后代,很大一部分都是剛果人。 如今的比利時國家隊中,也能看到移民潮的痕跡。比利時前鋒盧卡庫的父親羅杰曾經是扎伊爾(蒙博托統治時剛果的國名)的國腳球員,20世紀末剛果政局再度動蕩,羅杰果斷利用自己體育人才的身份前往比利時,順便帶走家人。除此之外,前曼城中衛孔帕尼、切爾西前鋒巴舒亞伊、萊斯特城租將蒂勒芒斯等比利時國腳球員,也都是剛果移民的后代。 【意大利——阿根廷】 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,歐洲各個主要國家完成工業革命的同時,也造就了大量的過剩勞動力。而此時的大洋彼岸,阿根廷政府深受“考迪羅主義”的影響,希望通過引進移民進而引進歐洲的文化與科技,實現美洲的發展。優渥的待遇與豐富的機會讓無數歐洲人選擇前往南美冒險,這些移民中以意大利人為最眾,占阿根廷移民總數的39%,總人口的12%。 (有關阿根廷意大利俚語的漫畫) 隨著移民大潮,意大利文化對阿根廷進行了全方位的滲透。很多阿根廷姓氏都源自于意大利姓氏,意大利語也是阿根廷使用人數最多的“第二語言”。由于這些移民的存在,不少阿根廷人都帶有意大利血統。今年5月,阿根廷球員梅西還曾經收到過一張意大利雷卡納蒂的選民證。因為梅西的曾祖父是意大利人,因此梅西擁有在選舉時投票的權利。在2010年,梅西父親豪爾赫也曾經前往意大利尋根。 (梅西獲得意大利城市的選民證) 許多阿根廷球員也都選擇前往意大利效力,尤文圖斯的迪巴拉、國際米蘭的伊卡爾迪、米蘭的穆薩基奧,幾乎每一家意甲球隊都會有阿根廷球員擔任核心戰將。很多阿根廷球員也會選擇披上藍衣,為意大利國家隊出戰。2006年的世界杯冠軍隊中,就有歸化自阿根廷的卡莫拉內西?椎賵探桃獯罄麌谊爼r,也曾經專門飛往西西里島,與當時在巴勒莫效力的迪巴拉長談,希望將其納入麾下。
|